昨晚第一次踏進西班牙語的世界裡。說真的,若不是要去巴塞隆納念書,懶人我大概一輩子都不會想主動學習這個語言。相較起來,法文讓我更感興趣,聽起來比較優雅、比較輕聲細語;之前也去過歐美亞語言中心學過一期,只可惜楓丹白露的 INSEAD 沒對我表示青睞,一忙起來也就沒動力學法語了。
一個半小時的課,一個來自哥倫比亞的老師,三個學生,就發音練習和幾個簡單的單字,我的初步心得是
1. 好討厭的詞性變化
2. 好變態的彈舌rr音
3.真是個好像台語的語言
眼花撩亂的詞性變化---
詞性變化老師只是舉個例,我就已經觸目心驚了,好像甚麼動詞都有甚麼公的母的,你的我的,我們的他們的不同變化,這樣一個動詞加上過去式,天啊!到底有幾個變化啊!我都已經這個年紀了,不知道腦袋瓜還行不行
例子:
correr (to run)現在式變化如下
yo corro, tú corres, él corre, nosotros corremos, vosotros corréis, ellos corren
correr 的未來式變化如下
yo correré, tú correrás, él correrá, nosotros correremos, vosotros correréis, ellos correrán
饒了我吧~!
和台語的共通處--
從小學英文起,為了記憶發音和增加學習樂趣,我都會用自己的特殊音標註記發音。經一晚的初步學習與歸納,發現西文與中國方言實在有共通之處。
1. 字母"B",不念英文的"be",比較像念"唄",基本上我覺得台語"恁ㄅㄟ"的"ㄅㄟ"發音最貼切。
2. nene,小男孩。念"ㄋㄟ(2)ㄋㄟ(5)",重音在後。
3.aqua ,水。念台語"阿瓜"
4. ama,女主人~如你所想的,念"阿嬤"(尾音發輕聲)或是唸成旗人稱呼其父親的"阿瑪"(又是恁ㄅㄟ)
5. ñoño,軟弱的,念"妞妞"
"rr"彈舌音--
好似一個舌頭瞬間彈個十幾下,如果舌頭也能拿來跳舞,那西班牙人個個都是麥可‧弗萊利了!
聽老師說他自己也是十一二歲時每天含著漱口水講話才學會的。這種發音方式在乎舌頭的某塊肌肉要夠力,我試了一晚,認為除非舌根裝了齒輪和彈簧,要不然以我年紀應該有自知之明,就是 -- 沒轍。
另外有幾個字,以前打"世紀帝國2-征服者"的時候就聽過了,相信愛用西班牙種族的玩家們都不會陌生:correcto (正確的,念口雷斗)、pavo(火雞,念巴否)
還有個象形字ojo (眼睛),看一看不覺得就像兩隻眼睛一個鼻子嗎?
PS找到幾個與西班牙文化相關的網站給大家參考
http://republica-sino-hispana.blogspot.com/
http://metasur1.pixnet.net/blo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