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念,是一種很玄的東西。
不知不覺的,這美好而牽腸的化學作用,越來 越少。

 經作者同意後轉載。by Quincy Chen 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 在我高中的時候,同學們沒有人有行動電話。我的第一支「
大哥大」大約是在我大三的時候,那個時候我還算是這個「科技產品」的早期使用者(early adopter),雖然我有行動電話,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必須要用「公共電話」打電話給我。

但是現在,有多少人還記得上一次使用公共電話是什麼時候?這是個連小學生都有手機的年代。對我而言,出門必備的東西除了錢包、回家的鑰匙,另外就是我的手機。我甚至不用家用電話(fixed line)了,過去在美國以及香港的幾年之中,我都是個沒有家用電話的人,我個人的行動電話號碼,變成了我的另一個ID。我用我的手機,不只打國內、也打全世界。

我大一那一年,才有了自己的電子郵件信箱,那時候在家裡若要上網,要用33.6k的撥接網路,而且還會佔用家用電話的線路。我如果在學校要收發電子郵件,還要大老遠跑到學校的「計算機中心」,登錄「終端機」以及「伺服器」(這是什麼鬼?)!

那時候沒什麼同學聽過MSN即時通之類的鬼,但我下載並註冊了一個叫做ICQ的東西,我大概是班上同學第一個擁有ICQ帳號的人。

現在,那個熟悉的ICQ的「喔喔」的呼叫聲已經不復存在,我的ICQ帳號也已經不知道在哪了,取而代之的是「登登登」的MSN。Email收發已經不需要用電腦,無論黑莓機blackberry或是i-phone,隨時隨地都可以辦到。然而,我雖然不必再花時間大老遠走到「計算機中心」登錄終端機,也不再需要等候緩慢的電話撥接上網,可是卻可能花了好幾倍的時間在facebook、twitter、或是plurk上。

比較起來,數位相機的普及則晚了一些,算是我大學畢業以後的事了。現在很少人在「洗照片」了,大多被「上傳照片」的動作所取代。除了「聲音」(e.g. 電話)、「文字」(e.g. 郵件、msn),「影像」變成另一種非常重要的溝通模式。即時視訊只是其中一種,facebook或無名上千千萬萬的照片,更是傳遞生活訊息、人際關係建立的一種重要模式。

因為科技,讓人的溝通沒有了距離與時間的限制。

沒有了限制,也可能沒有了思念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如果這些科技的變革發生在妳十歲的時候,妳可能沒有感覺。如果這些科技的進步發生在妳四十歲的時候,妳可能把它當成商機、投資標的、改善生活或工作績效的方式。

但這些改變,大都發生在我的二十歲前後。二十歲前後是什麼樣的年齡呢?是經歷戀愛、是嘗試獨立、是憧憬未來、是體驗人生中更多豐富滋味的時候、是擁有豐富「感覺」神經的時候。

因為這些變化發生的時點,不太早、不太晚,所以讓我有機會去經歷一些「五年級生」會做的事,但也讓我能在後來經歷許多「七年級生」熟悉的生活方式。

高中的時候,如果要打電話給女生,只能打「家用電話」。所以很有可能接聽的人不是自己要找的那個人。如果接聽的是女生的弟弟或妹妹,那可能還無所謂;如果是女生的爸爸或媽媽(特別是女校的家長),那就可能像是被面試(phone interview)一樣,問你一堆問題:你是誰?你打來做什麼?你跟我女兒什麼關係?(好像工作面試一樣,tell me who you are/why you want this job/why I should hire you),你要是有一個問題回答的不好,可能就會被打槍,被女生的家長封殺!

那時候每一次打電話,都非常的刺激,心情忐忑。是你要找的女生接的,就像擲了一個「聖缽」一樣,要是她父母接的,就得考驗自己的電話面試功力了。現在呢,如果要聯絡你心儀的女生同學,你可以不打家用電話,可以打她的手機、SMS簡訊、上網、一大堆聯絡的方式可以「繞過」父母的監控。現在的科技造就了「個人與個人」的聯繫關係,因為你可能和那個女同學講了八百通電話也沒聽過她家人的聲音,可是以前的是「家庭與家庭」間的,在你熟悉那個女同學之前,你也不知不覺地熟悉了她的家人,至少你會聽過她父母的聲音。

高中國中時,如果某個男生喜歡某個女生,除了想辦法要她的「家用電話號碼」,有時候還會跟她要「照片」,就是照相館洗出來3X5或4X6的那種沖印相片。現在如果你要某個女生的照片,你可以先去無名、去PTT請大師幫你指點迷津、或者透過朋友、facebook等五花八門的管道,說不定輕輕鬆鬆就可以找到一堆照片,從小到大的都有!重點是根本不需要經過女生的同意(可愛的女生朋友們,妳知道妳的照片已經被多少變態蒐集了嗎?)。

我曾經寫過好幾頁的信(不是用打字的),寄到換日線的另一端。這也許是五六年級生會經歷的,但現在的高中或大學生,多少人還會這麼做呢?我現在也不這麼做了,最多是打開我的筆記型電腦,以飛快的打字速度送出我要說的話。甚至,連email也不寫了,乾脆在facebook或MSN上留言吧,或是直接就MSN、Skype或打電話、視訊吧。

那個時候,寫一封信可能要寫上「幾天」的時間(因為要時間醞釀、整理思緒,還要一個字一個字寫,遇到重複的字也不能copy paste)。若是要寄到國外,收信人看到我的文字,大概又是一個星期之後,所以收信人所感受到的我的心情,很可能是兩個星期以前發生的。那個時候「時空」的距離大概就是這種感覺:我所感受到的對方的心情大約是兩個星期以前的,如果我要有所回應,那可能要再過兩個星期對方才會收到,所以這一來一回也許是一個月了。現在呢?大概是幾小時、幾秒鐘。

因為時空的限制,「遞延」、「延遲」的感覺會很強烈。妳要等待對方的回應,可能要「望穿秋水」。因為你知道會有這種「遞延」的情形,所以當你在等待對方回應的時候,必須要非常有耐心,畢竟你不知道,你沒有等到回應是因為對方不想理你、還是因為對方的訊息仍然在「處理、運送」的過程當中。

也因為這種「遞延」的事實,不只讓你有了耐心、更有了「想像力」。因為在等待的時候,你必須要每天去「想像」,此刻對方正在發生的事情,你也要去想像為什麼你的等待還沒有著落。你想要聽見他的聲音,可是卻聽不著,那麼一切只能靠想像,而且還要想像很久很久,要靠自己的想像力支撐好多天。現在的我們都不需要這種想像力了,我們上網,就可以馬上知道Fedex運送的包裹現在在哪個地方。

如果在那個還需要靠郵差來書信往返的日子,要談個遠距離戀愛,還真的是辛苦到您蚵仔湯卡好。想想看,如果你此刻因為看了海角七號而痛哭流涕,然後你把心情描述出來,對方竟然要過了幾個星期才能回你:「那部電影是誰演的?去哪裡找?」你豈不吐血?!現在的時代,要是有什麼心情,寫在你的plurk或facebook,不等你的情人回覆你,可能下一個小時就一堆朋友給妳留言了。

現在如果談遠距離戀愛,可能就容易多了,網路、email、視訊、電話,甚至連交通的成本都變低了。不過也因此,耐心少了許多。你可能無法忍受等待超過24小時以上的回應。如果對方超過三天沒理你,你可能以為對方死了。

沒了耐心,也沒了想像力。我們期待對方即時的回應,如果沒有回應,我們可能不會開始想像,而是開始另一連串的行動:我們透過更多的聯繫管道尋找對方,包括msn或者朋友等等。而且我們也好忙碌,畢竟在短短一個小時之內,我們可以聯繫到很多人、很多人也可以聯繫到我們自己。

如果我們真的有「想像」,大概也是想像對方現在正在劈腿之類的。

也許就是因為這樣,過去充滿時空限制的人(包含過去時候的我),都被訓練的特別有耐心、特別有想像力。那一種思念,像是一瓶紅酒,有酸、有澀、有苦、也有甘。

現在的時代,科技取代了許多不需要再發生的思念。這一種思念,比較像是汽水,有甜味、沒有苦味,開瓶幾分鐘之後,氣就沒了,變成單調不好喝的糖水。

因為我們太容易得到我們想得到的,所以我們也不願意忍受思念的酸和苦了。在充滿時空限制的溝通之下,可能讓思念有多種風味:酸、甜、苦。但現在,沒有了酸和苦的思念,可能就讓思念的「種類」少了許多種,很多種類的思念因而「絕跡」。而少了些酸和苦的思念,自然也就會少了些「解思念」的感動(原來「便利」是在這麼不知不覺中扼殺了人們的情感、或感覺的多樣性)。

以前如果談遠距離戀愛,可能因為「辛苦」而放棄。現在,可能因為「不夠開心」、或太頻繁的誘惑而放棄。以前的遠距離戀愛若不容易讓有情人終成眷屬,現在的也可能因為缺乏耐心、或過於容易的誘惑而無法開花結果。

我其實慶幸自己曾經提筆寫信、寫過很多信、貼過很多張郵票。但我卻也理解,即便我曾經經歷過,也未必代表我能夠再回去過往的那種方式、適應那些時空的限制與「遞延」的感覺。我即使明白收到郵差投遞的信的那種感動,卻也不能改變我已經習慣使用SMS短訊或MSN的事實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ookofdays2 的頭像
    bookofdays2

    [Book of Days]

    bookofdays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